名称描述内容
首页
​​​​>
​​​​>
​​​​>
​​​​>
APP
黄金梨里出“黄金” 绿山富民助脱贫——威宁自治县大力发展黄梨产业促农增收纪实
来源: | 作者:pmo0502ae | 发布时间: 2018-11-27 | 1583 次浏览 | 分享到:
   初冬时节,走进位于威宁自治县五里岗工业园区内的哈喇河大黄梨种植合作社黄梨膏加工厂,但见生产车间、样品间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走进黄梨膏生产车间,一股浓郁的梨香味儿扑面而来,一箱箱大黄梨堆满整个库房映入眼帘,10多名工人正在生产车间里加工黄梨膏,一片繁忙的景象。


     据合作社负责人马关华介绍,黄梨膏的熬制过程并不复杂,但技法却很讲究。主要包括清洗、榨汁、上锅、熬煮、冷却、灌装,看似简单的过程,每一步都很认真。特别是熬煮,期间要文火武火交替间隔进行,熬至6个小时。待熬制好的梨膏冷却后,进行三次滤渣才能进行灌装,灌装完毕后进行巴氏消毒方可上市销售。同时,为了保证梨膏的口感和疗效,熬制过程中还要加入大枣、姜片、土蜂蜜、冰糖等辅料。

   “我们生产的黄梨膏,还采取中医古法秘方,加入天然红枣、姜片、土蜂蜜等食材熬制,是清热解毒的佳品。我们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模式销售,线上线下两条线齐头并进,今年仅卖梨膏一项产值有望突破900万元。”马关华说。

   
    从卖黄梨到卖梨膏,不仅消耗剩余的大黄梨,还能提高大黄梨附加值,让种植户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形成黄梨膏初加工、深加工、销售一体的大黄梨产业链,同时能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增加收入,促进脱贫。

   
   “我在家门口务工,每天都能挣一百多元钱呢,天天都有活干,一年收入不比在外打工少,并且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我非常满足。”正在黄梨膏加工厂务工的农民卯彩高兴地说。


   据了解,“威宁大黄梨”曾经被列为中国的八大名梨之一,迄今已有28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中国砂梨系统中鲜食与加工兼用的著名品种,也是威宁梨产区的主栽品种,还曾作为贡品进过京城,现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威宁大黄梨”的主要优点是植株生长健壮、经济寿命长、产量高、果大皮薄、色呈金黄、质细汁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甜酸适口、风味浓、果实耐贮耐运、个大核小等,“黄梨膏”不仅是鲜食佳果,而且具有止咳、润肺、化痰的药用功能,是制造中成药不可多得的辅材,在中国南方和西部各省(区)都有很好的销售市场。

   
  “由于威宁大黄梨具有许多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长期以来因黑星病、病毒病、白粉病、红蜘蛛等病虫害的发生危害,导致树势、产量和品质逐年下降,产值受到很大的影响。”威宁自治县农牧局植保植检站副站长、高级农艺师颜兴说。

   据颜兴介绍,为有效控制威宁大黄梨的病虫害危害、降低生产成本,威宁植保植检站联合毕节市植保植检站和贵州格润惠通农业有限公司在该县哈喇河镇老果园开展了大黄梨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确保威宁大黄梨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助推果农增收致富。

    在示范区,通过集成配套应用“果树整形修剪、合理增施有机肥、果园套种三叶草、安装太阳能自控式高效害虫诱捕器诱杀害虫、科学选用泽土、天赞好、硫酸铜钙、碧护、拿敌稳、福卓、安泰生等土壤调理剂、植物生长调节剂、高效低毒低残留环保友好型农药对果园进行土壤消毒、修复调理、病虫害防控”等绿色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了病虫害发生危害,促进了果树健壮生长。

   今年,哈喇河大黄梨种植合作社示范基地内的600亩大黄梨喜获丰收,梨农收获“黄金”梨,预计产量达40余万斤,产值超过200万元,将有效带动基地内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

   “我家属于建档立卡贫苦户,家住哈喇河镇发沙村梨园组,我是2016年开始进入哈喇河大黄梨种植合作社打工的,现在每年都能够收入两万元左右的工资,而且基地离家近还可以兼顾家庭,真是太好了。”已经60多岁的建档立卡贫苦户马二朝兴高采烈地对笔者说。

   “近年来,威宁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了由过去‘单打独斗’向产业融合‘裂变升级’,构建起‘百花齐放’增收格局。”威宁自治县农牧局局长罗永宽说起全县的产业,信心满满。

   罗永宽说,威宁紧紧围绕“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目标,加快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着力实施“213535”产业工程,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突破口,紧扣农村产业发展“八要素”,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和发展方式,坚决打赢产业扶贫攻坚战。

   如今,威宁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思路,深入推进林果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大力发展生态富民林果产业,实现赏花、品果、农旅、生态的有机结合,达到“增绿、增景、增效、增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