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辣椒种植技术指导意见出台啦!你真的会种辣椒吗?
来源:黔农在线
|
作者:pmo0502ae
|
发布时间: 2019-05-05
|
2232 次浏览
|
分享到:
根据气候特点、地理条件,结合市场需求,选用适应当地生产条件、抗逆性强、优质、高产的辣椒品种。
一、品种选择
根据气候特点、地理条件,结合市场需求,选用适应当地生产条件、抗逆性强、优质、高产的辣椒品种。
——北部产业带:即杭瑞高速沿线及辐射区,主要上市时段8-10月。其中,黔北-黔东北产区主要布局遵辣、遵椒、艳椒等系列朝天椒品种,重点布局在播州、绥阳和石阡等18个县(区);黔西北产区主要布局大方皱椒、毕节线椒等系列线椒品种,重点布局在金沙、黔西和大方等5个县(区)。
——南部产业带:即沪昆-兰海高速及辐射区,主要上市时段8-10月。其中,黔南-黔东南产区主要布局黄平、独山等本地线椒、长辣等系列线椒品种,主要布局在瓮安、平塘和黄平等10个县(市);黔中产区主要布局花溪、平坝、镇宁等本地小辣椒和线椒品种,主要布局在开阳、清镇和花溪等8个县(市区)。
——南部河谷产区:即南北盘江红水河低海拔河谷产区,主要上市时段11-12月和3-5月。主要布局湘研、辣丰、长辣等青椒品种。重点布局在罗甸、三都和册亨等10个县。
二、辣椒种植技术要点
(一)选地
选择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低,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河岸沙壤土、红壤土、黄壤土、稻田土及河岸沙壤土均宜种植。
(二)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可选择采用温汤浸种和药剂拌种两种方法。
1、温汤浸种
将辣椒种子在50-55℃的温水中浸种15-20分钟,搅拌至水温降至30℃,继续浸种4-6小时。
2、药剂拌种
(1)防治蚜虫控制病毒病,提高萌发率,使苗齐苗壮:用5毫升水溶解1克碧护(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再与高巧(600克/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10毫升混匀,拌100-200克辣椒种,放在通风处,阴干后播种。
(2)预防烂根、控制土传病害,用鑫尊(41%唑醚·甲菌灵悬浮种衣剂)1毫升,兑水20毫升混匀,拌辣椒种500克,阴干后播种。
(三)育苗
各地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育苗期,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期间。育苗方式主要有穴盘育苗、漂浮育苗和冷床育苗等。
1、苗期管理
发芽期苗床温度白天30℃左右,夜间18-20℃。出苗后白天22-25℃,夜间15-18℃,并注意通风排湿。椒苗长到2片真叶时,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一次。椒苗移栽前7-10天,控水炼苗2-3次。
2、苗期病虫害防治
苗期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等病害,以及茶黄螨、蚜虫等虫害。病害发生后要严格控制苗床湿度,通风透气,并配以瑞苗清(30%甲霜·噁霉灵水剂)1800倍液喷雾;虫害可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
(四)茬口选择
辣椒忌连作。种植辣椒宜选择葱蒜类、高粱等作前茬,或与西瓜、甜瓜间套作,切忌不能与茄子、番茄、马铃薯、等茄科蔬菜连茬。间套作栽培定植前不能施入底肥的,应在对上茬作物清茬时施入。
(五)整地、开厢、起垄、覆膜
深耕碎土,按照130厘米包沟起厢,厢面开沟施肥,亩施有机肥500kg、过磷酸钙30-50kg、复合肥(氮:磷:钾比例为15:15:15)30-50kg,耙平覆膜。保持厢面宽80厘米,沟宽50厘米,垄高20厘米。
(六)移栽
苗龄6-8片真叶,选择生长健壮、叶色正常、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秧苗,采取双行单株定植,株距35-40厘米,行距45-55厘米,亩植2500-2900株左右,浇灌定根、培土压膜,根据土壤墒情,栽后3-4天再浇一次缓苗水。待缓苗过后,根据土壤墒情,酌情浇水配合追肥。
(七)田间肥水管理
1、浇水
定植缓苗后,一般5-7天浇一次水,保持穴内湿润,植株封垄后,可7-10天浇一次水,有雨不浇,保持地皮湿润即可。进入雨季,要根据天气预报浇水,防止浇后遇雨,田间积水;雨后要及时排除沥水;进入红果期,要减少或停止浇水,防止贪青,促进果实转红,减少烂果。
2、追肥
移栽缓苗后,随水追施浓度为0.3-0.5%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溶液提苗;在开花结果期,每亩再随水追施复合肥10kg、尿素5kg,或叶面喷施0.5%磷酸二氢钾和硼肥1次。
(八)整枝打杈
根据辣椒品种特性进行适当的整枝打杈,除朝天椒留3-4侧枝外,其他类型品种门椒以下抹除侧芽,不留侧枝,打侧枝一般选择在晴朗天气的下午,空气湿度大不宜打枝,打除的侧枝应随人带出田地。
三、辣椒病虫害绿色防控
(一)主要病虫害
猝倒病、立枯病、早疫病、晚疫病、病毒病、炭疽病、白粉病、蚜虫、粉虱、蓟马、斜纹夜蛾、烟青虫、棉铃虫、茶黄螨等。
(二)绿色防控技术
1、农业防治
(1)选用抗(耐)病品种、护根育壮苗:根据当地病虫发生情况因地制宜选用抗(耐)性品种,采用护根育苗措施,培育健康壮苗。
(2)土壤调理:亩用泽土(土壤调理剂)20公斤+天赞好(10亿孢子/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500克同肥料一起施用,调理土壤酸碱度,改良土壤团粒结构,补充中微量元素,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含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产量。
2、免疫诱抗
移栽前一周,选用太抗(0.5%几丁聚糖水剂)500倍液、碧护(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7500倍液、爱增美(0.003%丙酰芸苔素内酯水剂)2000-3000倍液、海岛素(5%氨基寡糖水剂)1000倍液喷雾,提高抗逆性,控制病毒病。
3、理化诱控
(1)诱捕器诱控:于害虫发生前,在田间每15亩安装一盏太阳能自控多方式高效害虫诱捕器,诱控鳞翅目、鞘翅目害虫成虫。
(2)灯光诱控:于害虫发生前,在田间每15亩安装一盏太阳能杀虫灯诱控鳞翅目害虫成虫。
(3)色板诱控:悬挂可降解黄板,诱杀蚜虫、粉虱等,一亩悬挂15-20张,高度以离植株顶部10-15厘米为宜,并随植株生长随时提升。
(4)性诱剂诱控:①防治斜纹夜蛾:采用配套斜纹夜蛾性诱剂固体诱芯的夜蛾诱捕器,以每亩1套的密度连片大面积使用;诱捕时间从越冬代雄蛾始见开始;诱捕器进虫口高于地面1.2-1.5米。②防治棉铃虫:采用配套棉铃虫性诱剂固体诱芯的飞蛾诱捕器,以每亩1套的密度连片大面积使用;诱捕时间从越冬代雄蛾始见开始;诱捕器进虫口高于地面1.2-1.5米。③防治烟青虫:采用配套烟青虫性诱剂毛细管诱芯的飞蛾诱捕器,以每亩1套的密度连片大面积使用,诱捕时间从越冬代雄蛾始见开始;诱捕器进虫口高于地面1.2-1.5米。
4、药剂防治
(1)猝倒病、立枯病:苗床期,选用瑞苗清(30%甲霜·噁霉灵水剂)1800倍液、碧生(20%噻唑锌悬浮剂)400倍液喷雾。
(2)早疫病、炭疽病、白粉病:发病初期,选用禾技(75%醚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拿敌稳(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5000倍液、凯润(250克/升吡唑醚菌酯乳油)1000倍液、翠贝(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3000倍液雾,交替用药。
(3)晚疫病:选用银法利(687.5克/升氟菌·霜霉威悬浮剂)600倍液、增威赢倍(31%噁酮·氟噻唑悬浮剂)1500倍液、诺凡(60%霜脲·嘧菌酯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喷雾。
(4)病毒病:发病前,选用画佗(0.06%甾烯醇微乳剂)1500-2000倍液、病毒立散(1%香菇多糖水剂)750倍液、8%宁南霉素水剂600倍液、太抗(0.5%几丁聚糖水剂)300倍液、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
(5)蓟马、蚜虫、粉虱:选用艾绿士(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3000倍液、2%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1000倍液、艾美乐(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5000倍液、亩旺特(22.4%螺虫乙酯悬浮剂)1500倍液喷雾。
(6)茶黄螨:选用螨危(24%螺螨脂悬浮剂)4000-6000倍液、汰螨(20%阿维·乙螨唑悬浮剂)1000倍液、卫螨(21%阿维·螨酯悬浮剂)1000倍液,加助剂安融乐5000倍液或青皮桔油1500倍液喷雾,杀螨剂要交替使用。
(7)斜纹夜蛾、烟青虫、棉铃虫:选用楚欢(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1000万PIB/毫升+苏云金杆菌2000UI/微升悬浮剂)500倍液、楚锐(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1000万PIB/毫升+苏云金杆菌2000UI/微升悬浮剂)500倍液、30亿PIB/毫升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1500倍液、苏云金杆菌16000IU/毫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5%茚虫威悬浮剂1500倍液喷雾。